月球隕落

月球隕落

片源選擇 排序
《月球隕落》主演明星
 可以左右滑動
  • 導演,演員

    哈莉·貝瑞

  • 演員

    唐納德·薩瑟蘭

  • 演員、制作人

    邁克爾·佩納

  • 演員

    于文文

  • 演員

    帕特里克·威爾森

  • 演員

    查理·普拉默

《月球隕落》劇照圖片
 可以左右滑動

《月球隕落》- 此片在天文方面的25個失真bug和10個真實細節??!

《月球隕落》是一部令人驚嘆的科幻災難電影,故事充滿了緊張刺激的情節。影片講述了月球開始偏離軌道,離撞上地球的時間越來越近的故事。面臨危機,美國國防部提出使用核彈來重新調整月球軌道,然而,一個“假冒博士”的發現卻揭示了月球內部的秘密。原來,月球內部是空的,這顯然是有外星文明在操控著月球的軌跡。這個發現引起了兩位宇航員的興趣。然而,由于多年前的一起太空事故,前者已被開除。在關鍵時刻,后者成為了負責人,決定利用一臺被廢棄在博物館中的航天飛船再次升空,飛往月球,借助前者超強的駕駛經驗,深入月球地心完成任務。這場冒險充滿了不確定性和危險,兩位宇航員將面臨著未知的外星文明和月球內部的未知力量。他們將如何應對這些挑戰,成功地將月球帶回正常軌道,拯救地球呢?《月球隕落》以其引人入勝的劇情和精彩的特效,成功地將觀眾帶入了一個充滿未知和驚喜的世界。影片展現了人類的勇氣和智慧,同時也讓人們思考外星文明的存在和宇宙的奧秘。這部電影不僅僅是一部科幻災難片,更是一部關于人類探索和挑戰的故事,讓我們對未來充滿了希望和憧憬。

這篇影評可能有劇透

(輕微涉及情節)

注:專門說一下為什么要坐航天飛機。不是因為人類沒有火箭去月球了,而是因為現代的火箭都太先進,技術會被識別出來。

航天飛機都是上世紀產物,可以關掉電子設備。

針對她兒子說的話,是對他手中的航天飛機玩具說的。

如果有人能找到“任何火箭都沒有了“或者類似的表述,歡迎貼截圖。

---------------原帖----------------

先說bug:

1. 胖哥偷偷打電話給智利國立天文臺,屏幕上面顯示的是射電望遠鏡。實際上單臺射電望遠鏡無法精準測距,看不出月球的軌道變化。目前月球軌道精準測量用的是激光測距,需要團隊協作,一個人偷偷做不了。

注:有人說,稍微看出點來不行嗎?答案是不行。因為射電望遠鏡是空間分辨率最差的望遠鏡,清晰度要比光學望遠鏡低成百上千倍,更別說激光測月那種高精度實驗了。如果非要用射電望遠鏡,只會比NASA得知消息晚得多。

2. 胖哥通過軌道數據看出了軌道變化。實際上月球軌道本身就并不規則,靠手算是不能復現其真正軌跡的,尤其是在一開始偏差很小的情況下。

3. 主角看到危海上被外星ai鉆了一個大洞。實際上這種程度規模的洞在地球上很容易看到,應該早就能被業余天文愛好者發現了。

4. 主角從垃圾桶翻出胖哥給的報告,馬上非常支持胖哥。實際上宇航員很少有天體力學背景,幾乎無法分辨這類文章有沒有問題。

注:有人說報告里只是找了個名字,不是審核內容。那么這個情節也許就變成胖哥去找主角是個錯誤的決定吧。

5. 博物館里的奮進號被拉出來直接發射了。實際上放進博物館的時候已經處理過了,不可能直接就能飛。

注:有人說改造過程沒拍出來。但那時的航天飛機燃料艙有污染性物質,所以展覽時都被摘掉了。另外里面的關鍵技術系統也被摘除了。這些重要部件必須要重新生產制造,不是簡單的整修,短時間內也完不成。

6. 月球離地面很近的時候,人們看到的一直是滿月。實際上因為地球的遮擋,月球應該大部分是黑暗的。

7. 在月球引力下,海浪和大樹被吸到空中。實際上月球哪怕表面的引力也沒有地球強,不可能讓任何物體懸浮,頂多只會讓物體重量減輕。

8. 發射前技術人員喊“引力波襲來”。實際上這只是引力的正常效應,和引力波完全不擦邊(這個詞用得很滑稽)。

9. 在月球影響下,輕小物體先飛起來,笨重物體如車輛還留在地上。實際上引力對任何物體的加速度作用都是一樣的,如果飛起來,它們應該同步飛起來(就像真空中羽毛和鉛球應該同步落地)。

10. nasa的人管外星ai叫做一堆“奇點”。實際上這個術語專門用來描述理論中一類不成立的點,和外星粒子沒有絲毫關系。

另外找截圖的時候又看到了另一個滑稽的常見誤用:光年是距離單位,不是時間單位。

再注:這不是這部電影自己犯的錯,而是英語世界的一個常見誤用,就像中文世界也會經常誤用一些成語或者錯別字一樣。

針對評論區里“外國人就是這么說的”的問題,我特地和一位美國朋友確認了一下:

再添加兩個例子:

(1)美國高中天文知識測試題:

“一條電視廣告聲稱,某個產品light-years ahead of同時代,這么說根本沒意義,因為__?

答:它用light-years來形容時間,但是light-year是距離單位?!?/p>

(2)美國天文學家菲利普·普萊特博客文章:《天文糟糕:light years ahead》

他說:

“天文學得糟:我們light years ahead of我們的競爭對手。

天文學得好:根本就沒有正確的用法。這個短語就是錯的!”

還有一段,我懶得翻譯了:

“So the light year is a measure of distance, not time, even though it has the word "year" in it. This hasn't stopped some people from misusing it, however. I can picture some advertising executive yelling at his idea people some time ago, telling them that saying their product is "years more advanced than the competition" just doesn't cut it. One of the people sitting there timidly raises his hand and says, "How about if we say `light years' instead?", and some Bad Astronomy was born.”

這位天文學家從出生到工作一直在美國,英語母語,哈勃望遠鏡團隊科學家,NASA的公共科普官。還是科普作家,給美國的電視臺制作科學節目和寫書。他至少不存在“不知道也能這樣用”的問題。

外國天文學家努力在英文世界中革除light years ahead這種錯誤用法時,中文世界卻有很多人拿字典里的條目來給它的合理性辯護,這是為什么呢?是因為一知半解,所以格外自信嗎?

11. 災難中月球外殼解體,但電話還能用。實際上因為基站和衛星失靈,電話應該最早受到影響,失去信號。

12. 主角兒子一行人在避難所以及車里收聽廣播電臺的無線電通知。實際上因為無線電要靠大氣電離層反射,如果大氣流失或者受到攪動,一切廣播信號都會失靈。

13. 主角聽證會時,審判者詢問“流星會不會造成此類事故”。實際上流星是大氣層內發生的現象,不會在外太空出現,專業人士是不會犯這種錯的。

注:評論有人說是翻譯錯誤。我已經忘記了聽到的原文是什么,似乎是meteor(流星現象),而不是正確的meteoroid(外太空巖塊)。

不過在此再補一個bug:提問者同時提到太陽耀斑會不會產生類似的效果,答案應該是不會,而不是片中說的有可能。因為太陽耀斑是在太陽表面的現象,和地球周圍的飛行器沒有直接接觸。

再注:經查證原詞確實是錯誤的“meteor”,沒記錯。

14. 三人飛到太空中給航天飛機加油時,外面有很多碎片飛過來。實際上這種空間碎片速度極快,如同子彈,如果真有這么多肉眼可見的碎片,整個飛行器都無法幸存。

15. 初步探測器匯報月球上深坑為二十千米,主角團認為可以進入月球內部。實際上月球半徑為一千多千米,這個深度不足百分之二,只有蘋果上蘋果皮的厚度,根本達不到穿透月幔的聯想。

16. 主角趕在核彈發射前,在幾十分鐘內就飛到了月球核心。實際上因為月球半徑很大,這個過程至少要花上幾小時。另外他開的著陸器也太先進了,完全不是進博物館的科技水平。

注:有不少人說這個著陸器是中國給的,所以不應該算bug。那么隨之而來的問題請見第19條。

17. 主角在月球核心沒有受到重力影響,仍然是失重的。實際上離核心越近引力越大,他們那時應該完全無法動彈。

注:質疑引力方面問題的人格外多。在提問之前請先腦內回想一下“非均勻球體引力勢”以及“牛頓的第一、二殼層定理”相關章節。

18. 月球的核心是一顆白矮星供能。實際上白矮星質量要遠遠大于地球,如果飛得這么近,會被拉成面條。再加上目視,它發出的輻射也足以致人死地。

19. 主角為接近月球核心,關掉電子設備手動駕駛。實際上飛船要想正常行駛,是不可能沒有電力的,頂多關掉電腦輔助而已。

20. 月球最近時撞毀了地表的一座山,又返回正常軌道。實際上洛希極限是相互的,而且地球內部是真正的流體,如果堅硬的月球離得這么近,先解體的會是地球。

21. 即便月球恢復正常,地球也不會安全。這類天體過程一定會給地球生態帶來根本的摧毀,地球不再適宜人類居住。

22. 電影最后,月球吸走的東西構成了一堆粒子狀的環帶。實際上海水和氣體才應該流失最多。

注:有人說水和氣體看不到,這就錯了。在太空環境下水和氣體會結成固態,是宇宙中最常見的物質形式之一,我們看到的土星環的主要成分之一就是水冰。

23. 在月球很接近地球,地面各種東西都失控的情況下,不可能再得知月球的準確距離,因為缺乏測量工具。當然這更像是邏輯問題而不是科學問題。類似的問題還有,大雨傾盆的時候不可能發射航天器。

24. 用核彈炸毀有威脅的小行星確實是一個現實中的辦法,但對月球這么大的天體不適用。月球太大了,最大的氫彈對它來說也只是搔搔癢。

25. 主角譴責核彈炸毀月球的輻射危害,但實際上這一措施并不會產生輻射問題。因為即便天體離地球在天文意義上很近,從生物意義上來說仍然是離地球非常遙遠的。而且嚴格來說,地月接近導致的地球磁場變化會造成遠遠更嚴重的地表輻射問題。

10個細節:

1. 智利是世界最佳天文觀測地之一,確實有很多世界一流的望遠鏡,而且說西班牙語。不過他們的工作語言還是英語,因為有很多美歐日中科學家在智利工作。

2. 主角遭遇事故時,他們正在檢修的是哈勃空間望遠鏡。nasa真的每年都要花很多錢在這項活動上,過程基本上和拍出來的一樣。

3. 經評論@北辰指正,馱載主角乘坐的航天飛機的大飛機是被nasa改造過的波音747-SCA。另外一架比較有名的運載航天飛機的飛機,是前段時間在烏克蘭被炸毀的安225。航天飛機也確實都已經退役了,因為費用昂貴,現在已經沒有國家繼續使用航天飛機了。

4. 女主關掉飛船電子系統后,手里拿的觀察儀器叫六分儀,曾經用來航海觀星定位。她報出來的數據,精確程度也和這種儀器能達到的水平差不多。

5. 電影一開始,外太空中可以看到遠處的星星。那個星座是英仙座。

6. 電影里洛希極限的概念是真的,它是指天體在自引力束縛的情況下受到另一個天體引力解體的范圍。

7. 電影里戴森球的概念也是真的,它是物理學家戴森設想的一種利用恒星能源的工程。

注:評論里有人理解這條有困難,這句話不是說我們現實中發現了戴森球,而是說它是個現實中的理論,不是電影編的。

8. 航天飛機可以自行著陸,循環回收利用。所以主角一開始才能自己開回地球,救回女主。

9. 月球空心論確實是很著名的陰謀論,同樣地還有人類遠古高科技文明陰謀論、月球停泊外星飛船陰謀論、宇航員遇到外星生命陰謀論、地球生命由外星人創造陰謀論。本片把它們來了個大雜燴。

10. 胖哥沒有經過任何訓練就上了太空。實際上宇航員確實不需要傳聞中那么強的身體素質,如果不是特殊任務,普通人稍加訓練就可以。

---------------------------------------

注:對這個電影沒有什么褒貶,只是單純羅列一下電影相關的科學事實。

月球隕落

猜你喜歡
《月球隕落》網友評論
 正在加載
返回頂部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20p|亚洲欧美日韩国产成人精品影院|久久99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一区二区三区无遮无挡在线看